Zhongqing Zhongjiao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青中教(北京)科技创新中心
  • 高等职业院校治理现代化交流研讨会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发展联盟2023年会召开
  • 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院成立
  • 郭海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 这个暑假,他们把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
  • 行动起来,共护孩子眼健康(人民时评)
  • 聚焦教育转型与数据治理 2023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京举办
  • 第四届“教学三大奖”颁奖典礼在重庆举行
  •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收官
  • 清朗网络 呵护成长(快评)
  •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评论员观察)

   时政要闻

清朗网络 呵护成长(快评)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3-08-24 22:51:53 | 121 次浏览 | 分享到:

  鼠标轻点,“阅后即焚”的低俗图片,在聊天群悄然蔓延;绕开防沉迷系统,邀上三五好友,在电脑桌前玩得昏天黑地。《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

  一条网线,打开了孩子们触摸世界、收获新知的大门,也成为不良信息滋生传播的暗渠。如何全面治理网络乱象、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成为一道必答题。

  一个共识深入人心:多方共治、疏堵结合,方能治有所成。

  网络清朗,需要“堵”的决心。从全面推行“青少年模式”,到连续3年部署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再到如今提出建设“未成年人模式”,国家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决心,坚定如磐。

  网络清朗,呼唤“疏”的耐心。一方面,网络平台应持续优化技术设置,落实监管要求更加有力有效,精准识别未成年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听内容。另一方面,从家庭到学校,也要多方引导,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更好激发互联网的正向价值。

  身处数字时代,方寸屏幕即是广阔天地。惟有行业监管、平台技术、家庭学校各守其位、各尽其职,才能让孩子在网络世界安心遨游。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6日 12 版)

   通知公告

   教育培训

【编辑: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