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qing Zhongjiao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青中教(北京)科技创新中心
  • 高等职业院校治理现代化交流研讨会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发展联盟2023年会召开
  • 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院成立
  • 郭海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 这个暑假,他们把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
  • 行动起来,共护孩子眼健康(人民时评)
  • 聚焦教育转型与数据治理 2023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京举办
  • 第四届“教学三大奖”颁奖典礼在重庆举行
  •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收官
  • 清朗网络 呵护成长(快评)
  •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评论员观察)

   时政要闻

人民热评:297个违规用户被处置,为谁敲响警钟?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3-08-24 23:04:46 | 6 次浏览 | 分享到:

      297个违规用户被处置!8月3日,@微博管理员发布消息称,近期,站方在巡查中发现,有极个别用户发布诋毁志愿军英烈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同时有个别用户对在强降雨抢险救灾中遇难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出言侮辱,并借机发布煽动性别对立、放大群体矛盾的违规言论。对此,站方依据相关规定对297个违规用户予以处理。

      “支持!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297个违规用户被处理,大快人心,无数网友对微博管理方表达了支持之意,对违规用户表达了厌弃之情。

      涉事用户该不该被处理,答案是肯定的。无论诋毁志愿军英烈,还是侮辱遇难的蓝天救援队队员,都触碰了红线,乃至涉嫌违法犯罪。受到处理,纯属咎由自取!

      此外,借机发布煽动性别对立、放大群体矛盾,同样违规。这种做法,无论是为了宣泄情绪,还是为了追逐流量,乃至于故意哗众取宠,都是极不可取的。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挥舞拳头,但应止于别人鼻尖。”没有谁反对你在网上发言,但你的发言不能踩线,不能侵犯他人权益。

      以诋毁志愿军英烈为例。这种言论已经不是简单的胡言乱语,而是触犯法律的危险之举。“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互联网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这是《英雄烈士保护法》中的明文规定。

      梳理此前案例可知,已有一些人因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而获刑。比如,2021年3月,江某某使用其新浪微博账户,先后发布2条包含侮辱英雄烈士董存瑞内容的微博,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当年10月12日,法院以江某某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要求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殷鉴不远,为何仍有人以身试法?说到底,不遭遇法律“铁拳”就不会感到痛,不付出沉重代价就不会汲取教训。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绝非说说而已。微博管理方已表示,将持续加大对相关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将侮辱英烈违规线索举报至相关部门予以处理。其实,不只是诋毁志愿军英烈被处理,任何违规言论都会被处理。这种处理是多层次的,既要受到微博管理方处理,也可能受到司法机关处理——如果践踏法律,就必然被法律所惩治。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网友对微博管理方处理297个违规用户叫好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现实命题,即如何更快更有效压制违规言论的生存空间?无论诋毁志愿军英烈,还是侮辱遇难的蓝天救援队队员,都令人发指,一旦传播开来,影响更为恶劣。因此,平台反应要更迅速,动作要更果断,依法处理要更有力。

      还要看到,不仅微博管理方要对平台上的违规违法言论零容忍,广大富有正义感的网友也要零容忍,对此类言论该举报就要及时举报,该驳斥就要严厉驳斥,不容它们招摇于世,流毒长久。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下发通知要求加强“自媒体”管理,明确网站平台应当及时发现并严格处置“自媒体”违规行为。可以确定,监管部门对网络违规违法言论打击力度空前加大,无论是自媒体发文还是微博个人账号发言,都要谨守底线。不违规违法是基本前提,守住底线才能行稳致远。

   通知公告

   教育培训

【编辑:慧磊